美国“坏账银行”计划及其思考
美国“坏账银行”计划及其思考
金融危机往往是伴随经济周期的繁荣阶段而爆发的,通常被认为是对经济体系里不健全部分进行的“自残式”的自我矫正,尤其是对市场失灵的“清算”。美国金融?;丫晌笙籼跻岳慈蜃钛现氐慕鹑谖;?对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都造成重大的负面冲击。
美国政府针对金融?;辛耸肺耷袄木仍?,一定意义上缓解了流动性紧张的局面,促进金融市场的资金融通和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但是,金融?;母好娉寤魅匀怀中⒄?,以花旗为代表的商业银行出现问题之后,美国政府认为有必要强化对银行体系的救援。奥巴马政府酝酿出台“坏账银行计划”,但是方案尚未公布就遭到了斯蒂格利茨、罗格夫等经济学界大佬的强烈质疑。美国“坏账银行计划”的走向值得关注。
一、“坏账银行计划”受质疑
奥巴马对布什政府的救援计划效率颇有微词,其政府上台之后,奥巴马就加速了新一轮救援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奥巴马整顿银行体系的计划之一是建立 “坏账银行”,以改善银行资产负债表,缓解美国金融危机对商业银行体系的冲击,进而稳定美国金融体系。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主席谢拉?贝尔极力支持奥巴马的计划,并主动请缨要求由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管理坏账银行。根据报道,美联储、财政部对该计划表示赞同。
美国金融市场人士预计,受金融危机冲击,美国金融行业坏账大约2万亿美元,占GDP的比重大约为14%。尤其是花旗银行问题以来,美国政府对金融?;某寤飨缘酶咏魃?,惧怕?;徊蕉〗鹑谔逑档墓δ?。因此,在借鉴了历史经验之后,坏账银行计划应运而生。
坏账资产被称为金融行业的毒瘤,如果无法将坏账剥离,金融机构将必须不断进行资产减记,并进行拨备,最终的结果是金融机构争相出售金融资产以获得流动性,从而维系机构的生存。但是,一旦市场出现巨量的恐慌性卖出,资产价格急剧下挫,金融?;纸徊缴罨⒙?,可能产生更加严重的后果。
但是,“坏账银行”计划尚未正式出台就遭遇了较大的质疑。斯蒂格利茨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表示,如果美国总统奥巴马计划推行所谓的“坏账银行”来购买金融企业的不良资产,将可能导致美国政府的债务大增,甚至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他认为,这种做法无异于拿美国纳税人的“现金去换垃圾”,计划将导致纳税人为多年来银行的过度放贷行为埋单,是政府将银行体系的道德风险强加给纳税人。
二、坏账银行计划的风险因素
在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发生?;保木戎亲詈蟮摹拔榷ㄆ鳌?,政府的介入也是最好的选择。如何恢复市场功能、重建资源配置的机制以及稳定宏观经济运行机制成为政府干预的主要任务。
在历次金融危机的救助中,针对坏账的政策措施被认为是政府干预的重要组成部分。当?;⒄沟揭欢ǔ潭?,政府将坏账处理机构转为资产管理机构,或?;⒑缶椭苯咏⒆什芾砘梗此交嫡艘校泶罅康奈侍庾什?,将问题资产与金融体系相隔离。
的确,面对大约2万亿美元的坏账资产,美国“坏账银行”计划面临了许多不确定性。
其一,该计划的融资问题。在布什遗留下来的救援计划中,财政部可以利用的资金已经不足3500亿美元,如果将这笔资金全部用于成立“坏账银行”,那么美国财政部在面对金融?;碌奈侍馐苯浇蠹?,更加力不从心。
其二,坏账到底有多少仍是一个未知数?!督鹑谑北ā仿矶?沃尔夫认为,如果金融资产损失尚未得到确认,就无法预见?;欠窦?。如果?;菇绦窕?,那么银行的不良资产将持续增加,这样美国政府将面临一个两难选择,要么放弃救援,要么增加“坏账银行”资本金。
最后,美国政府赤字问题。2009财年前两个月里(美国财政年度从当年10月至次年9月),美国政府财政赤字已经高达4016亿美元,已接近2008财年创纪录的4550亿美元水平。美国政府收入可能因?;跋於徊较陆?,支出则可能因为实施刺激经济措施而持续增加,2009财年美国政府财政赤字可能再创新高,达到1万亿美元,约为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7%。
三、几点思考
其一,美国银行业坏账资产是其金融行业健康发展和金融功能正常发挥的毒瘤,如果无法得到及时处理,可能导致更大的冲击。美国政府的“坏账银行计划”受到一定的质疑,但是,从拯救银行业和金融体系的必要性出发,美国政府如何处理坏账又是一个刻不容缓的政策问题。
第二,无论采取何种措施处置坏账资产,都将大幅提高美国政府的赤字。根据目前的形势,美国政府在2009财年的赤字将再创记录,可能给美国施行财政刺激政策带来更大压力,美国经济复苏面临更大不确定性。
第三,坏账资产问题将成为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问题。如果美国政府不采取果断措施处理银行坏账资产,那么银行体系和金融体系可能遭遇进一步重创。如果美国政府进行救治,财政赤字将大幅攀升,对美国国债的收益率将产生实质性的冲击,进而影响全球金融市场。
最后,对于中国而言,美国政府财政赤字攀升是一个巨大的外部风险,中国外汇资产币种结构和资产结构调整压力加大。外汇储备的价值或购买力可能受到冲击,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经济内部失衡和外部失衡调整的压力叠加,使得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面临新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