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端商务模特预约经纪人_全国空降快餐联系附近快餐小姐_附近女生300米以内约会 _约茶滴滴app

AFDI動態(tài)
當前位置:首頁  > AFDI動態(tài)

美智庫專家談救助金融體系

                                                                   美智庫專家談救助金融體系
                                                                                     ——壞賬銀行、國有化和擔保


       美國總計7000億美元的不良資產救助計劃(TARP)已有3500億美元付諸實施。然而,這3500億美元卻沒有阻止近幾個月來金融體系的進一步惡化。奧巴馬新政府和國會很快就會討論如何利用下一個3500億美元。當下,有關金融體系救助討論最為激烈的方法有三:建立“壞賬銀行”、擔保不良資產以及銀行國有化。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研究員、前摩根大通投資銀行家道格拉斯?艾略特(Douglas J. Elliott)1月29日撰文,對三種方法進行了比較分析,提出“壞賬銀行”并非最優(yōu)選擇,而將不良資產擔保和較溫和的國有化形式相結合效果更好。現(xiàn)將其觀點簡介如下,以供參考。
       一、壞賬銀行
       “優(yōu)質銀行/壞賬銀行”(good bank/bad bank)的概念產生于1988年梅隆銀行(Mellon Bank)的重構。當時,梅隆銀行因大量與房地產相關的壞賬和投資幾近破產,更糟糕的是,這些資產到底價值幾何,沒有辦法來確定(這與今天的情況類似)。梅隆決定拆分為兩家銀行,將所有的不良資產都劃歸名為格蘭特街國家銀行(Grant Street National Bank)的壞賬銀行中。這些不良資產以公平價值計入,大量的資本注入格蘭特街國家銀行以保證它們的估值不再降低。這一舉措使梅隆銀行起死回生,消除了持股人和債權人的擔憂,使梅隆銀行得以籌集更多的資金。格蘭特街國家銀行存在了七年的時間,其后并未接受更多的資金注入。
       現(xiàn)在有觀點認為,美國應該在政府的支持下建立一個“壞賬銀行”,來接管金融體系中最糟糕的資產,以及估值最具不確定性的不良資產,特別是復雜的與抵押貸款相關的證券?!皦馁~銀行”不僅需要資金來購買這些資產,還需要額外的資金以保證這些資產在現(xiàn)實交易中或以后不會低于最初的估值。
       然而,這一方法在操作層面上卻有著三大問題。
       (一)不良資產如何定價
       不良資產很難定價,這也是當前金融體系一系列問題的根源。通常情況下,這些不良資產是復雜的證券產品,它們的市場價值對住房與信貸市場的變化極為敏感。更糟糕的是,因為從證券產品中組合包裝產生這些不良資產的方法極為復雜,它們的價值改變與抵押貸款違約率和其它經濟指數(shù)的變化并不呈線性相關。除了這些不確定性,目前這些證券市場已經出現(xiàn)嚴重的流動性不足,偶然交易的價格波動很大,并且受到與其經濟價值幾乎沒有關系的供求的極大影響。因此,即使是在遵循公認的會計準則的情況下,不同的評估方,包括不同的銀行,對于同樣的證券也會給出差距相當大的估價。
       (二)資金如何籌措
       一種方案是政府為壞賬銀行提供或擔保所有的資本金,這與最初的不良資產救助計劃類似,財政部可以直接購買不良資產。另一種方案是,優(yōu)質銀行提供壞賬銀行所有或部分資本金。如果壞賬銀行的資本金全部來源于優(yōu)質銀行,這就會使雙方共同承擔風險。那些認為自己的不良資產狀況并非特別糟糕的銀行很可能反對這一方案。此外,如果銀行體系因為向壞賬銀行提供資本金,使市場不確定性仍然存在,銀行估值的不確定性就無法有效降低。
       最有可能的折衷方案是政府拔出大量資金作壞賬銀行的資本金,“優(yōu)質銀行”也可以是資金來源的另一個渠道。一旦獲得資本金,壞賬銀行就可以借貸更多的資金來購買不良資產。需要注意的是,在一定程度上優(yōu)質銀行保留了部分壞賬銀行的股息,這就無法完全消除因資產負債表上存在不良資產而產生的不確定性,優(yōu)質銀行仍然面臨一系列問題。正因為不良資產估值的不確定性,壞賬銀行的資本金/資產(主要存在形式是普通股)比率需要遠遠超出一般水平。
       (三)資產如何管理
       最簡單的辦法是持有這些資產直至到期日。然而,這并不是最好的選擇。一旦市場足夠穩(wěn)定,價格恢復合理水平,將資產售出更有意義,當然不同的資產需要不同的時間。即便是持有資產直至到期的方法也需要積極的管理。
       積極的管理可以由某政府機構承擔,也可以外包給私人基金經理,或由公共和私人領域共同合作來完成。無論是哪種方式,與銀行自己管理這些資產(在擔保計劃下的情況)相比,都有以下四方面的不利條件:
       1、招聘人員、建立機構、以及外包的工作都需要大量的時間。提供外包服務的人員都須熟悉背景情況、政府機構想要達到的目標和使用的方法。
       2、各家銀行對于自身的投資組合都有深入的了解。政府機構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熟悉相關的情況。此外,政府機構掌握這些信息的動力要遠遠小于銀行自己的員工。
       3、對于銀行員工來說,公司和工作都岌岌可危,他們使資產價值最大化的動力要高于政府機構或外包人員。
       4、通常情況下,一個機構會產生惰性,其職能也會悄然增長。最終,解雇員工、取締機構需要的時間可能會延長。
       二、擔保不良資產
       消除或減少不良資產不確定性的另一個選擇是由聯(lián)邦政府為它們提供擔保。這已經在摩根大通接管貝爾斯登以及支持美國銀行和花旗集團的案例中體現(xiàn)出來。
       美國銀行2009年1月份的交易可以說明這種基本方法。在不良資產擔保計劃下,美國銀行可以獲得高達1180億美元的金融工具的幫助,政府為房地產相關的資產進行10年擔保,為其他所有資產提供5年擔保。按照協(xié)議,如果資產損失不足100億美元,由美國銀行承擔。如果損失金額在100-200億美元之間,美國聯(lián)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和財政部共同承擔第二個100億美元中的90%,即90億美元,美國銀行承受10億美元的損失。如果損失更多,美聯(lián)儲將為其余980億美元資產的90%提供無追索權貸款,美國銀行承擔98億美元。
       為了獲得政府擔保,美國銀行需向聯(lián)邦存款保險公司或財政部支付40億美元的美國銀行優(yōu)先股和其中10%優(yōu)先股的認股權證。美國銀行還同意為美聯(lián)儲承諾而未提取的資金支付每年0.2%的利息,提取的資金則是3%的利率加上利率掉期指數(shù)。
       提供擔保的優(yōu)勢是多方面的:
       1、與壞賬銀行相比,就資產估值達成一致的要求沒有那么迫切。比如,對于某批資產,如果政府認為它們僅僅價值100億美元,而銀行則認為應是120億美元,那么就很難通過壞賬銀行來解決問題。相反,假如變成是政府為不超過80億美元的損失進行擔保,方案就更易于為雙方接受。
       2、不良資產的管理工作仍由銀行承擔。銀行比任何其他一方都更清楚自己的投資組合,并且由于切身的風險而有直接的經濟動力使資產價值最大化。
       3、政府并不需要一開始就投入大量資金。這有兩個方面的好處。從現(xiàn)實層面上來說,即便政府不向壞賬銀行注入資本金,或進行國有化,已經列入計劃的巨額政府借款目前已很難被市場消化。理論上的好處則是政府的預算成本可能會延遲產生。
        4、與壞賬銀行相比,擔保的方法可以更靈活地適應不同銀行的不同狀況。比如,形勢稍微樂觀些的銀行可能愿意承擔更多潛在損失,以減少向政府支付的成本。旨在針對整個銀行體系的唯一的壞賬銀行很難做到這一點。
       5、與目前的狀況相比,擔保使得各銀行更易于持有不良資產直至到期日。一旦資產損失達到擔保的水平,其市場價格持續(xù)下降的趨勢就會停止或大幅減弱,緩解了立即售出資產的壓力,也避免了未來市值的進一步下跌。有觀點認為,目前的市場價格嚴重低估了這些資產的真實經濟價值,如果事實如此,那么擔保的好處就更明顯了。壞賬銀行和國有化的方法也可以帶來類似的效果。
       6、擔保可以大大降低銀行監(jiān)管資本需求,改善銀行相對資本狀況。壞賬銀行和國有化也可以達到這種效果(國有化在技術層面上并不能實現(xiàn)這一點,但是如果銀行是國家所有,資本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就無關緊要了)。
       三、國有化
       較為激進的國有化形式是由政府強硬地接管表現(xiàn)乏力的金融機構。政府采取嚴格務實地方法計算不良資產的價值,并對各金融機構的資本充足率提出更高要求。如果金融機構不能很快籌集到所需資本,它們將被接管、重組,或清算后再次私有化。這不僅涉及大的金融機構,還包括小型銀行。
       該方法的支持者認為,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瑞典即是采取了這種更為激進的方法而成功救助了自己的銀行體系。與之相對的是九十年代的日本,因為未能采取果斷措施而經歷了長期的痛苦。這種形式的國有化也滿足了公眾的需求,他們要求對于不負責任地冒過度風險的銀行管理者和持股人進行嚴厲懲罰。當時瑞典的情況是,這些嚴厲措施的壓力促使一些大銀行想方設法籌集到私人資金以彌補他們的損失,同時保留了較高的資本頭寸,而不是被動地等待國有化。在多家大銀行中,瑞典最終僅僅接管了兩家銀行,其中一家之前已經部分國有化了。
       然而,它的不利之處在于,嚴厲的措施有可能會造成一些本可以渡過這次危機的銀行被政府接管。措施越嚴苛,受影響的銀行就更多,某些銀行本來可以生存下來卻被政府接管的可能性就越大。有觀點認為,政府經營銀行的能力并不比私人領域強。探索較溫和的國有化形式并與政府擔保不良資產結合起來,可能是解決當前危機更好的辦法。
       四、幾點啟示
       從世界金融體系的發(fā)展歷史來看,壞賬問題是困擾各國銀行業(yè)的痼疾。金融行業(yè)的健康發(fā)展需要各國采取審慎而又恰當?shù)姆绞教幚磴y行體系內的不良資產。當前美國銀行業(yè)的壞賬問題已經成為金融體系的毒瘤,如不及時清理將使美國經濟陷于更大困境,并使全球經濟形勢進一步惡化。
       就美國國內來說,對于壞賬銀行計劃有不同意見。支持觀點認為,壞賬銀行可以將不良資產剝離出金融體系,徹底解決問題,僅僅提供擔保無法完全消除市場的不確定性。反對者的觀點與艾略特所慮類似,認為壞賬銀行的資金來源難以解決,可能會給納稅人帶來過多負擔,再加上美國當前的赤字水平,壞賬銀行即便建立起來,也可能難以為繼,甚至使美國的債務狀況進一步惡化。
       一般看來,不同的救助方法各有所長。壞賬銀行在歷史上有成功的經驗。次貸危機發(fā)生以來,不同國家采取的金融救助方案各異。法國、德國、意大利、英國等均采取了注入流動性和為銀行提供擔保的方式。美國則不僅有注資,擔保,還更多采用了國有化的形式。各種方法的效果如何,目前還難以見分曉。針對不同情況,靈活選擇不同的策略組合,可能更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