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端商务模特预约经纪人_全国空降快餐联系附近快餐小姐_附近女生300米以内约会 _约茶滴滴app

AFDI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AFDI动态

美智库专家谈巴塞尔资本协议III

      金融?;⒑?,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委托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以下简称巴塞尔委员会)于2010年11月的G20首尔峰会之前完成制定新的银行资本协议,即“巴塞尔III”。9月12日,巴塞尔委员会27个成员国央行委员会管理层在瑞士举行的会议上就“巴塞尔III”达成一致,协议就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普通股和资本缓冲做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其中包括,截至2015年1月,各商业银行的最低一级资本充足率由现行的4%上调至6%,由普通股构成的核心一级资本占银行风险资产的最低比率由现行的2%上调至4.5%。此外,截至2019年,要求各银行预留2.5%的缓冲资金以确保银行在危机期间有足够的资金自救,这就意味着将银行所需持有的最低核心一级资本金比率总要求提升到了7%。
      更加严格的资本和流动性规则将更有力地保障各国乃至全球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同时银行也将以更高的成本筹集资金和增加流动性,贷款及各项银行服务成本也将随之提高。毫无疑问,巴塞尔III必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全球金融体系和世界经济走势,由此也引发了各界对它的广泛关注。近日,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达哥拉斯?埃利奥特(Douglas J.Elliott)撰文对巴塞尔III修订过程中所涉及的关键内容,出现的主要争议以及对全球经济将产生的影响作了分析和介绍。
      一、巴塞尔委员会及巴塞尔协议
     (一)巴塞尔委员会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德国赫斯塔特银行因低估跨境结算风险而倒闭,银行监管者由此意识到加强银行监管国际合作和全球金融监管标准一致性的重要性。之后,十国集团央行行长提议建立由各国央行和银行监管当局为成员的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自成立至今,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一系列银行监管和风险管理的规则,为全球银行监管当局分享监管技术和经验提供了重要的平台,从而增强了全球银行监管标准的一致性。
      巴塞尔委员会与国际清算银行关系紧密,国际清算银行为各国中央银行提供金融服务并负责推动央行间合作,并为巴塞尔委员会提供支持服务。另外一个较为重要的机构是伦敦G20峰会决议设立的,旨在加强全球系统性金融风险监管的金融稳定委员会,目前,该委员会已成为巴塞尔委员会制定巴塞尔III的重要咨询机构。
      (二)巴塞尔资本协议
      虽然巴塞尔资本协议并非正式条约,在法律上没有强制执行力, 且仅具有指导意义。其颁布仍然使得全球银行业的资本金要求更加一致化, 其影响远远超过了巴塞尔委员会成员国的范畴, 并成为了大部分金融业发达国家制定其资本金制度的参照标准。
      金融?;⒑螅帕斓既宋邪腿被嶂贫ㄐ碌囊凶时拘?,即“巴塞尔III”,并拟于2010年11月的G20首尔峰会前完成。新的协议涉及改变银行资本金要求、流动性规则以及银行监管相关领域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巴塞尔委员会于2009年12月公布了“巴塞尔III”的修订提议,并广泛征求各方意见。与此同时,巴塞尔委员会协同国际清算银行及金融稳定委员会进行了定量影响研究,以测定“巴塞尔III”将对金融市场及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有望于近日公布,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关键比率的设定。
      二、资本和流动性
     (一)资本
      资本是银行体系中最重要的概念,其最简单的形式体现为银行资产中无需偿还的部分,可作为银行资产价值下降或债务上涨时的缓冲。比如,某银行对外放贷100美元,这100美元由92美元的存款和8美元的普通股作为资金支持,那么这8美元的银行资本就可用来?;ご婵钫呃妫患词勾耸庇?美元的贷款没有按时偿还,银行也有足够的资本来?;ご婵钫呃?,虽然此时股东利益会严重受损,但存款者的利益应得到?;ぁ2唤鍪瞧胀ü杀蝗衔潜;ご婵钫吆拖喙乩娣降淖时拘问剑欢ㄐ问降挠畔裙珊鸵欢ㄏ薅鹊恼褚部杀蝗衔亲时?。
      如果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总是准确无误且银行总处于赢利状态,那么资本就无需存在。现实并非乌托邦,一定的资本缓冲是必须的。由于筹资成本昂贵,因此银行都希望在有充分?;さ那疤嵯鲁钟凶钌俣疃鹊淖时尽>」芨鞣皆谧时镜亩疃群托问缴洗嬖谡?,但对其必要性已达成共识。
      根据银行规则,银行资本水平的计算一般是以会计报告的数字为基础,除了标准会计准则所规定的按照市价计值的部分,资本金额并不根据市场股价进行调整。比如,银行股票的市值就可能大大低于其会计价值的计量。实际上,市场相信资本的会计计价是高估的,重大损失将是在未来发生的,由于技术原因市场不能及时反映银行未来状况。尽管监管方密切关注银行的实际状况与帐面状况的差异,但上述这些因素并未在监管资本水平 的设定中得以体现。
     (二)流动性
      流动性是指,银行出售资产或变现资产的能力。流动性总是会随着时间段的延长而增加,比如,当房产的出售期为一周时,其流动性为较弱;但如果银行拥有五年的时间来销售该房产,那么该房产就可称之为流动性较强资产。更明确的讲,流动性是指债务与资金相匹配的程度。持有大量流动性资产的银行被认为是流动性充裕,即使其资金来源都为短期,银行也可及时通过资产变现来偿还债务。只要持有可长期使用的资金来源,持少量流动性资产的银行也可被认为是流动性良好,但一旦过度依赖短期债务和存款就会出现问题。
      三、巴塞尔III修订过程中涉及的主要内容
      金融?;衣恫⑶康髁税腿鸌I的许多弱点和问题,这些弱点和问题也引导了协议修订内容的制定,修订内容除涉及更高的资本充足率以外,还包括:
     (一)使用杠杆比率作为保护网
      十分明显,金融?;砻魇褂眉尤ǚ缦兆什床馑阋凶时境渥闼绞怯形侍獾?,因为这种测算方法的风险加权的设定都是直接或间接参照历史经验而定。不过,很多资产价值的下降幅度和速度都比历史经验所呈现出的更加急剧。因此,有必要将简单“杠杆比率”即资本与未进行风险加权的资产之间的比值作为资本充足水平的测算工具,以避免因风险加权设定不当所带来的风险。
     (二)对交易账户资产 进行更严格的风险加权
      对于交易账户资产的风险加权设定过低是第二个主要问题。巴塞尔II公布之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已针对交易账户资产实行了更加严格的风险加权测算方法。通过使用新的测算方法,可使得交易账户资本要求实现加倍。
     (三)去除软性资本
      资本只有在能够弥补损失的情况下才是有用的,但金融?;沂境觯谘现厍榭鱿?,一些作为资本工具的有价证券实际是无用的。比如,当次级债券 被列为二级资本时,监管机构不能强制其用于弥补银行损失。作为合法的债务工具,次级债券的持有人受损时可强制银行破产或清算。金融机构破产对市场的危害是巨大的,金融危机初期雷曼兄弟的破产就造成了严重的市场混乱。因此,次级债不应再被计入资本,即便是作为二级资本。除此之外,其他软性资本也应被去除或采用更加严格的计入方法。
      (四)去除资产负债表中的部分科目
      与去除软性资本相似,资产负债表中的部分不能及时有效弥补银行损失的科目也应该去除。比如,银行或银行控股公司所持有的保险公司的股份不应被计入银行资本。从理论上这部分股份代表保险公司资本,不应再被重复计入。从另一角度讲,保险公司的部分资本属于银行的投资价值,因而保险公司在金融?;惺芩鹨不岣写次侍?。此外,反映总公司以外投资者对银行的部分所有权的“少数股东权益”,以及代表用于抵消未来收益赋税的“递延税款资产”也应从资本中去除。
      (五)以更高的资本金来防范交易信用风险
      ?;沂境鼋灰仔庞酶叻缦盏拇嬖?,因此巴塞尔委员会提出,在提高应对该风险的资本金要求等方面进一步强化规则,并对交易信用风险较小的场内交易的金融衍生品和风险较高的场外交易衍生品所对应的资本金要求进行区分。
      (六)更新流动性要求
      过去,巴塞尔委员会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流动性问题,而任由各国监管机构自由管理。法国虽然已经公布了流动性要求多年,但流动性仍只被看作为一般号召。金融?;沂境?,金融机构为避免因市场信心不足而造成的致命打击,需依赖对于流动性的管理而生存。为此,巴塞尔委员会计划推出两种全球标准化流动性测评新方法。
      首先,以标准化压力测试为基础设定的流动性最低水平。压力测试模拟了金融市场冻结情景,此时银行筹资难度增加,债务纷纷到期,核心存款小幅下降,非核心存款全部到期取出,同时由于金融市场恶化造成流动性资产减值出售。
      其次,“净稳定资金比率”,该比率测试流动性资产水平与一年或一年内到期的债务水平之间的比率,测试的目的是为了促使银行筹集更多的长期资金或更多的投资流动性资产。
      (七)应急资本
      巴塞尔III计划增加应急资本,但由于还有大量技术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因此不会马上执行而要再做进一步研究。“应急资本”实质就是指根据事前约定在银行出现问题时可转化为股本的债务,被认为是预设的债转股,且与降低债务股本比有着相同的目标,可使得问题金融机构通过破产以外的方式调整资本。
      (八)反周期资本要求
      巴塞尔III认同市场良好时资本金要求应提高,相反则适当降低,这不仅有利于在市场过热的情况下减缓银行业务的增加步伐,在市场不利情况下也有利于鼓励借贷。不过,对于如何执行以及各国监管机构对其可控程度的设定目前还不明朗。
      四、主要争议
      银行金融资本要求应进一步提高为巴塞尔委员会、G20以及金融市场的共识。不过在达成这一目的方法上,各方曾存在着分歧,尤其是银行业与委员会之间曾存在较大分歧。银行业认为委员会在很多领域的改革过度,这会明显增加银行放贷以及其他银行业务的费用,而这些费用的增加是没有必要的。具体的分歧包括:
      (一)净稳定资本比值
      巴塞尔条约纳入资本流动性问题是有道理的,但是增加净稳定资本比值却遭到了银行业的强烈反对。银行业认为这将造成筹资和资产投资成本的大幅增加。银行业的观点在业界得到了一定支持,并给监管方造成了一定压力,这也很可能会使该款项从巴塞尔III中去除。如果流动性压力测试获得的负面意见较少,则有可能被纳入巴塞尔III,但也不排除其与其他流动性测试标准一同被去除。
      (二)更高的资本充足率
      银行业曾表示对此仅有必要做小幅调整,而且巴塞尔III存在多种方式提高银行资本水平。目前,银行所需持有的最低核心一级资本金比率要求定为7%。
      (三)使用杠杆比率
      增加简单的杠杆比率来测定资本水平为争论热点之一,特别是美国和欧洲之间存在巨大分歧。以美国为例的支持方相信,杠杆比率的使用应具有法律强制执行力,由此推算出的最低资本水平比风险加权方式所得更为准确,而且美国已经开始使用这一比率。以法国为代表的反方认为,该比率只是资本水平测试的补充办法,如何执行应由各国监管方自行决定。此外,持反对意见的国家还指出各种技术问题,如美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不同,会造成测算结果的不一致。有分析指出,依据两种不同会计体制所测算出的总资产差别较大,因此,通过这一杠杆比率所测算出的资本水平也会存在较大差异,关键在于找到针对这一差异的调整办法。与美国银行相比,欧洲银行的资产中更多的是巴塞尔协议所倡导的低风险资产。因此,也有担心这一杠杆比率的增加会使得欧洲银行在资产分配上更趋同于美国银行的经营方式。
     (四)去除软性资本
      普通股是最为昂贵的筹资形式,所以,银行会使用一定量较为软性也较为便宜的资本形式。因此,银行业反对去除这一形式的资本,由于欧洲和日本比美国更加依赖于软性资本,因此欧洲和日本尤其表示反对。
     (五)去除资产负债表中的部分科目
      巴塞尔委员会提议将资产负债表中部分不能及时弥补损失的科目从资本中去除,因此这一提议也引发了一系列争议。其中,欧洲很多银行的公司结构中都包含了对于保险公司的投资以及少数股东权益,因此对其特别关注。另一方面,美国银行更多关注的是“递延税款借项”以及“抵押贷款服务权益”。这些款项在过去被计入资本是有法律依据的,对其去除的主要目的是委员会为了保证像普通股这样的核心资本能够占据资本核心。
      五、巴塞尔III影响分析
      巴塞尔III公布后银行业及整个金融体系都将会更加安全,但各方均认为信贷成本增加会造成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不过,正负面的影响程度为各方争论的焦点并决定着各方对于巴塞尔III具体条款的态度。美国金融学会(IIF)计算得出巴塞尔III 实施五年后,主要经济体的经济规模将减小3%。此外,法国银行协也得出法国经济将下滑6%的悲观影响分析结果。一旦G20领导人相信这些数字,那么巴塞尔III就有可能被驳回。
      不过,另一方面,很多公正的观察者都认为负面影响的程度是很小的。比如,根据作者测算,美国银行业资本金的增加很可能只会带来信贷价格上涨0.2个百分点,信贷难度会略微有所增加,而经济增长也只会受到极小的影响。通过与欧洲政策制定者及监管机构之间的讨论,作者认为关键的决策方更看重巴塞尔委员会的观点,即与金融体系所获得的安全性相比,巴塞尔III给经济所造成的负面影响相对较小。
      目前我们所经历的由金融?;斐傻难现鼐盟ネ私岫跃迷斐沙志蒙撕ΑJб悼赡艹晌て谖侍?,企业倒闭也会造成机器设备的长期闲置。此外伴随着经济衰退国债也会急剧增加。如果巴塞尔委员会是正确的,那么金融?;鸬难现鼐盟ネ嘶嵋虬腿鸌II的颁布而避免,巴塞尔III颁布所造成的非?;逼诘木迷龀ぜ趸旱母好嬗跋煲簿捅坏窒?。
      六、巴塞尔III对我国金融业影响
      金融?;?,全球金融监管理念逐渐由自由化和市场化向加强监管,特别是政府所主导的监管转变。巴塞尔III目前已得到了欧美各国的积极响应,金融严格监管势必会推向全球,金融监管改革也势必会对发展中国家,特别会对亚洲金融业产生巨大影响。中国银监会规定国内大型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底限为11.5%, 核心资本充足率底限为7%,均已高于巴塞尔III所规定的下限,因此对我国银行业的短期影响有限,但对我国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国内资本监管制度,提高资本监管有效性,维持银行体系长期稳定运行具有指导意义,因此应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积极参与国际资本监管改革的进程并在最后的制定阶段发挥积极作用。
      我国正在制定十二五规划,今后五年是我国经济发展关键的五年,在这期间也应综合考虑国际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尤其是巴塞尔III对各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以及宏观经济走势的影响。我们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国际金融及经济政策对我国的实际影响。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好国内外宏观政策协调,以利于我国十二五规划各项目标的实现。